首页上页12345...8下页尾页
与新时代同行——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...
首页上页12345...8下页尾页
与新时代同行——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...
首页上页12345...8下页尾页
当前位置: 首页>美育殿堂>艺术传承>正文
重庆大学美育专题教师——况成泉
浏览量:2026 日期:2021年12月23日 16:34

在中国

有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

无言的诗,无形的舞,

无图的画,无声的乐。

这便是书法!


中国汉字

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,

笔画的抑扬顿挫之间,

传递着中国人的精神。

为了丰富全校研究生的课余生活,

我们的美育类毛笔书法第二课堂开班啦


授课教师


重庆大学美育教育中心

艺术学院副教授

况成泉




     书法,以汉字为载体,历经几千年传承与发展,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,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。从古至今,书法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,寄托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灵魂,更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。为了进一步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的思想,弘扬中华优秀书法文化,提高研究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及文化底蕴,2021年10月31日晚上七点,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,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,重庆大学美育教育中心导师况成泉老师,给我们带来本次“行云堂”书法课堂的收官之作。


  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风格,是在篆书基础上,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。就小篆加以简化,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,便于书写。其字形多呈宽扁,横画长而竖画短,讲究“蚕头燕尾”“一波三折”。隶书分“秦隶”(也叫“古隶”)和“汉隶”(也叫“今隶”),隶书的出现,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。它起源于秦朝,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,书法界有“汉隶唐楷”之称。


       况老师给我们系统全面、深入浅出地介绍和讲解了隶书的相关知识,用书法之美见解独到地给我们解说了其中哲理。同时带着我们手执毛笔,练笔习字,从隶书的基本笔画开始教授,将自己的经验方法倾囊相授。用两节课的时间,带着我们从字体笔画,到字形字体,逐渐生动地在宣纸上描绘出笔画飘逸、行云流水的隶书。


        在最后一个课堂中,况老师将书法课堂的仪式感拉满,给我们带来卷轴,让我们将课堂中练习的成果展现在卷轴当中。


      书法作品讲究“精、气、神”。清代朱和羹《临池心解》:“作字以精、气、神为主。落笔处要力量,橫勒处要波折,转捩处要圆劲,直下处要提顿,挑趯处要挺拔,承接处要沉着,映带处要含蓄,结局处要回顾。操之纵之,六辔在手;解衣磅礴,色舞眉飞。”

      在练习了半小时后,便有同学跃跃欲试,自信满满开始提笔,将前两节课临摹的字熟练地描绘在卷轴之上。每笔落的轻重缓急掌握得恰到好处,一字一句写的含蓄而饱满。作品完成后,老师将每位同学的作品盖上富有雅趣、寓意的闲章,给作品平添了一丝神采。

           在本次的“第二课堂”系列活动—“行云堂”书法研学中,十分感谢况老师在这一课堂给同学们带来全新的书法体验,和深刻的回忆,以及从书法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。书法是心灵的艺术,是“心之所发”,可以表现人心,可以传情达意,清代刘熙载说:“笔性墨情,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″。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,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索书法中的艺术之美。